想要客观的比较远控体验,需要借助公认的技术指标。行业内通用的五大核心指标,分别是分辨率、帧率、延时、抖动、丢包率。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些指标的含义,以及对您远控体验产生的影响。
分辨率决定了图像细节的精细程度。分辨率越高则画面越清晰。比如大家说的4K超高清其实有多种标准,以常见的3840x2160 4K为例,一帧画面大约有830万像素,而720P只有100万。
720P VS 4K
虽然分辨率越高越好,但因为传输的数据量大大增加,往往会受到延时和网络带宽的制约。这就对技术提供商的视频编码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,其核心难点是要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,通过图像算法和硬件适配优化对大量指标进行平衡,最终实现尽可能即时和高质量的画面传输。
ToDesk研发团队具备超过十年的音视频全栈研发经验,从底层对编码器进行了大量的适配和优化,尤其是针对图文、3D、高清场景,从而能够在端到端延时40ms(包含网络延时和处理时间,反映真实使用体验)、60帧的前提下稳定呈现出4K高清画质,给用户带来最清晰的远控体验。
帧率则决定了远程时画面是否流畅。众所周知,视频是由连续的静态图像组成的,60帧代表1秒的视频中包含了60张静态图像,而30帧只有其一半。从下图中可以明显看出,帧率越高,画面就越流畅;低帧率下,会有明显的卡顿感。
传统RDP远程的帧率限制在30帧,难以满足设计制图、建模渲染、视频剪辑场景;而ToDesk帧率可达60帧,流畅丝滑无残影。
延时反映了远控中的延迟情况。在使用传统远程软件时会出现鼠标不跟手的情况,手上鼠标滑动一下,屏幕上的鼠标要过一会儿才动,这就是延时导致的。
延时80ms效果,可感受到明显延迟
广义上端到端的延时,除了常说的网络传输延时外,还包括了画面采集、编码、去抖动、解码渲染等环节的计算耗时。而端到端的延时,也是使用者肉眼可以感知到的延时,更具有实际参考和对比意义。
ToDesk不仅在每一个计算环节深度优化、降低耗时,还大力投入网络基础建设,组建了自己的OTT SD-WAN网络。该网络不仅拥有200+的网络节点,更具备智能路径优化能力,可以根据实时检测到的网络情况,自动规划网络路径来帮助用户绕过拥塞、不稳定的网络线路,最终实现端到端40ms的超低延时(其中网络传输延时不超过10ms)。
网络抖动指的是延时忽大忽小,是影响实际体验的关键指标。轻度抖动造成画面忽快忽慢,影响操作精度;重度抖动还经常伴随高丢包率,造成画面卡顿甚至画质损坏。
网络抖动好比突发性的堵车,主要是线路负载过大造成的。为了应对复杂网络情况,ToDesk采取了“避免”、“缓解”两大策略,护航您的远程体验。
避免:OTT SD-WAN可以实时探测网络路况,帮您绕开拥塞并规划最优传输路线,好比智能地图导航,从根本上避免遇到抖动。同时采用先进的带宽估计算法,根据线路承载能力上限调整数据发送量,既保证不崩溃,又能最大限度发包。类似于根据汽车的最大载重量装货,既充分利用空间,又不压爆轮胎。
缓解:但总有小部分抖动无法避免,ToDesk的抗抖动算法,可以将缓存延时降至9-20ms,好比汽车的避震系统,把抖动的体感影响降到最低。
当线路上的数据太多,运营商网络处理不过来的时候,一些数据就会丢失,造成画面卡顿或是损坏。
为了对抗丢包,ToDesk采用融合了前向纠错编码(FEC)和自动重传请求(ARQ)的HARQ算法,即使遇到丢包率30%也可以通过丢包对抗,使得实际解码丢包率在3‰以下。
此外,ToDesk远控中的优质体验,极大的得益于研发团队对RTC(Real Time Communication)技术在全球远程桌面行业的率先引入。
RTC协议族主要应用于大规模的点对点、点对多视频传输,相比传统远程桌面使用的RDP和RTMP协议,具有抗丢包、低延时、低卡顿的优势。而ToDesk研发团队,基于超过10年、支持过近4亿MAU产品的RTC技术经验,在标准协议上增加了大量的带宽估计、自适应流控等功能,最终实现4K高清、60帧、10bit颜色、端到端延时低至40ms的一流体验。
视频编解码、SD-WAN网络、RTC传输框架三大核心技术提升五大关键指标。过硬技术实力,让企业选得明白,用得放心。
现在注册,即可体验高清画质: